1992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2019年的国际残疾人日主题为“无障碍的未来”,号召所有人参与创造一个不再有人因健康原因在生活中受限的无障碍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残疾人士来说,科技发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充满黑科技的关爱吧!
资料图
智能轮椅
这种轮椅和普通轮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底座上多了两条履带,可通过扶手上的控制器启动爬楼梯模式,方便肢体残疾人士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
资料图
骨骼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通过“力反馈”技术以及分布在各个关节上19个不同的传感器和11个分布式CPU模块,它仿佛拥有人类一样的“触觉”,能够感知患者在步行中的足底压力变化并作出判断,然后把指令传输给电机以达到帮助患者实现行走动作的目的。
资料图
仿生手
这种仿生手在五指指尖、手掌、手腕等处都添置了传感器,通过四个神经内电极直接与大脑通信,植入病人残肢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中。触觉传感器发送给大脑关于不同物体形状和位置的信息,通过电极传到神经,最终到达大脑。
资料图
助视器
由头部可穿戴摄像头和口含式传感器组成的助视器,将摄像头捕捉到的视觉信息转换为微电脉冲信号,盲人可通过舌头上的传感器感触这些信号。经过数小时的训练和适应后,盲人可以通过助视器来判断周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轨迹等信息。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采用航空铝材料,高约一米、从上至下有七个传感器。相对于前几代外骨骼机器人,第四代可以通过智能鞋及其他传感器,自动识别并规划步态,完成楼梯的上下,行走更快、更流畅。
传感器资讯
1年前
荷兰研究人员正研发一款新型无人船AutoNaut,装备有太阳能传感器,可监测海洋野生动物和海洋状况,并通过海浪收获能量进行驱动。船体可搭载多种传感器,用来收集数据并存储在船上,可通过卫星传输或直至任务结束再回收。
传感器资讯
8个月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