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软银宣布在北美推出其新型扫地机器人Whiz。该公司与总部位于香港的ICE Robotics合作设计出Whiz,旨在用于大型室内环境,例如机场、酒店和大学校园等。
扫地机器人Whiz,资料图
据了解,Whiz配有一个手柄传感器,主人可通过它教会机器人需要清洁的空间布局。然后,它就可以自动执行任务。另外,该机器人配备了有激光测距仪、3D摄像头、碰撞传感器,电池组续航时间可长达3小时。即使室内有人走动,Whiz也能安全顺利地工作。
Whiz利用BrainOS商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存储多达600条清洁路线。员工首先要手动引导机器人完成所有这些路线,然后机器人才能自动跟随它们。Whiz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可避免障碍,并可以清理墙壁。如果遇到任何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将通过传呼机系统通知工作人员。此外,还可以通过基于云的门户实时远程检查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Whiz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可避免障碍,资料图
据报道,Whiz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3小时后,可清洁多达1400平方米的空间,大约相当于三个篮球场的面积。最近,软银已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市场上推出该机器人,并且还在辛辛那提/北肯塔基等北美地区的国际机场进行了试用。
据了解,2002年,美国机器人制造大亨iRobot公司推出第一款家庭扫地机器人Roomba,曾引起市场一阵短暂的追捧。直到2010年,美国品牌Neato首次将全局规划导航技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产品体验出现跃升,扫地机器人市场才逐渐走俏。
行业观点认为,目前,从家庭(户数)渗透率来看,扫地机器人天花板仍非常高,在美国渗透率为13.5%,在国内地区渗透率不到6%(内地用户不到1%),在日本、欧洲也不到10%,如果考虑到独居群体,那么渗透率还有可能被低估,今年行业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宏观消费环境情况所致,扫地机器人市场未来仍有望在未来快速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随着行业技术提升、产品应用领域更广泛,未来机器视觉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近125亿元。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近日,深圳市欢创科技有限公司Camsense宣布完成获近5000万元A+轮融资。该公司是深圳一家视觉空间定位技术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核心算法和芯片,生产高精度定位传感器产品。开发的低成本消费级激光雷达,现已在扫地机器人等领域落地商用。
传神阿堵
13天前
11月6日,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松下电器研发的一款可搭乘型智能机器人首发。该机器人可解析激光和摄像头等传感器的信息,构建周围环境地图。另外,松下还展出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搭载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清洁传感器。
传神阿堵
1个月前
受到跳蛛的启发,国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紧凑而高效的深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将多功能,扁平的金属元素与超高效算法结合在一个单镜头里来测量深度。可用于微型机器人、小型可穿戴设备或轻量级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盔。
枭枭
1个月前
加载更多